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下,12月1日,新疆大学与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主办“同心共筑中国梦——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启动会。
开幕式上,新疆大学党委书记代斌教授和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分别致辞。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光海主持开幕式。
代斌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领导以及疆内各学校参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新疆大学着力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的“大思政课”教育体系,大力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和载体,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于志勇介绍了自治区博物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他指出,自治区博物馆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发挥好博物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功能,用历史文物讲好新疆故事,展现大美新疆的历史文化魅力。
在教学展示环节中,乌鲁木齐市第八小学教师沈蓓、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杨星宇、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邓娟,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讲解员排孜来提•图尔洪,分别围绕《宝相花月饼: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绽放在中华文明沃土上的丝路霓裳》《“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见证》和《过所文书:实证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辖与治理》这四个主题,现场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大思政课”。
乌鲁木齐市第八小学三年级(1)班的张佳怡、新疆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3)班的张清熙,以及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阿迪莱·麦提图尔荪三位同学,结合课程内容分享了他们的心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新疆大学)负责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丽,对四位老师的教学展示以及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启动会后,自治区博物馆的讲解员在“文物修复室”和主题展厅为与会的思政课教师以及大、中、小学学生开展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让师生们身临其境接受思想洗礼,使“大思政课”的课堂真正“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此次活动由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疆大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新疆)共同承办,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新疆大学)、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教育教学名师顾光海工作室、教育部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虚拟教研室协办。来自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文物局,以及博州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吐鲁番市委统战部、喀什地区文物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教育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新疆)成员单位喀什大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喀什第二中学、巴楚县第二中学、泽普县第二小学、新疆大学附属中学;自治区本科高校组团式对口帮扶成员单位新疆理工学院;自治区思政课结对帮扶南疆中高职学校的伽师县中等职业学校、英吉沙县中等职业学校、泽普县中等职业学校、岳普湖县中等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还有博州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喀什地区疏附县教育局、裕民县第一小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昌吉学院等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和自治区博物馆相关科室干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采用了照片直播的方式,截至发稿前,观看直播的人数已超过7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